开启数字世界新航线,共建数字命运共同体

 

来源:科技日报

 

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曼谷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稳定和建设性的中日关系达成共识。第18届“北京—东京论坛”以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契机,持续促进两国各界坦诚交往和对话沟通。
 
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技日报社参与主办的“数字经济分论坛”围绕“数字社会的共同规范与中日合作”议题,旨在推进双边务实合作。双方嘉宾从未来数字社会图景、数字技术赋能多领域发展,以及两国合作规范与共识等方面,为构建亚太乃至全球数字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线上视频会议截图
 
数字社会成人类文明跃进新空间
 
随着全球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不仅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各国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战略基础。
 
“人类文明的跃进,需要发现新的生存和增长空间。面向未来,探索数字世界的新航线,应成为中日两国乃至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巨大发展机遇。”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数权经济研究室主任钟宏说。
 
论坛中方主持人、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助理王俊鸣表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城市和社会数字化转型,是中日两国共同面临的课题,数字化转型也是新时代实现两国更高水平互利合作的发展方向。值此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探讨两国数字化转型相关话题,意义重大。
 
论坛中方主持人、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助理王俊鸣
 
聚焦“构建数字社会”这一主题,钟宏建议,基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日可以围绕“个体福祉、地区安全、全球竞争力”三个维度开展中日合作探索。一是数字社会共同规范的制定,可以优先考虑解决两国共同面临的数字鸿沟挑战;二是数据安全互信体系的保障,应重点加强核心科技、供应链与基础设施的深度合作;三是数字产业开放合作的选择,应体现双方关键产业优势互补与全球竞争力提升。
 
日本株式会社NTT Data咨询委员岩本敏男表示,日本针对数字社会建设,提出了“社会5.0”国家战略,最终目标是依靠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融合网络空间与现实物理空间。同时,日本政府还提出“可信赖的数据自由流通”大阪轨道方案,旨在为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以及企业之间涉及数据流动的国际合作搭建一个多维体系结构。
 
日本株式会社NTT Data咨询委员岩本敏男
 
“未来的数字世界是要构建一个开放、公平、非歧视性的社会,这一点不仅是中国和日本在数字时代的构想,也是亚洲社会共同的需求。”平凯星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松说。
 
他解释说,东方文化和数字文明有内在的契合。东方文化倡导的平等、普惠、包容理念正是数字文明的发展方向,即在注重效率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中国和日本作为两个经济规模较大和人才基础雄厚的国家,有使命共同倡议并引领“亚洲数字文明共同体”的建设。
 
平凯星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松
 
论坛日方主持人、国际医疗福祉大学特聘教授、原财务官山崎达雄对此表示赞同。他说,日本和中国同属亚洲国家,在数字经济治理方面,不一定要追寻美国模式或欧洲模式,双方可以探讨构建互信、互利、共赢的新合作模式。
 

论坛日方主持人、国际医疗福祉大学特聘教授、原财务官山崎达雄  中国外文局供图
 
双方嘉宾还提出要构建基于互信的数字社会,比如,可以通过开源软件、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解决数据跨境流动面临的风险问题。总之,数字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双方应通过合作、对话等方式,努力克服阻碍,寻找最大发展潜能,携手开启数字社会建设新篇章。
 
务实共谋两国数字产业美好未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广州智慧城市研究院与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发布《中日数字产业的合作与展望》研究报告显示,中日数字产业具有互补性,且存在九种合作模式。
 
根据该报告,两国企业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在物流、建筑和观光旅游等各个行业形成了多个合作案例。
 
日立制作所理事、研究开发集团技术战略办公室主任鲛岛茂稔提到,日立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了研发中心,围绕能源、交通出行、健康养老等多个重点领域,共同开展面向未来城市的技术创新合作。
 
日立制作所理事、研究开发集团技术战略办公室主任鲛岛茂稔
 
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理事、未来创发中心主任神尾文彦认为,可以从构建企业可信环境、构建数据流通机制和利用产业政策先行先试三个方面,着手搭建民间沟通桥梁和对话平台。
 
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理事、未来创发中心主任神尾文彦
 
围绕共同培养数字技术领域创新人才,刘松提出,中日双方应借助开源开放的协作生态,聚合中日韩印等亚裔工程师代表的创新力量,形成一个泛亚洲的人才培养和流动群体,引领创新技术的持续创新。
 
华为公共及政府事业部企业沟通部副总裁宋凯认为,数字化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中日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持续培养创新人才。
 
华为公共及政府事业部企业沟通部副总裁宋凯
 
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洋认为,中日双方政府、科研机构和商业伙伴,可以开放产业数据、科技数据,在这些开放数据基础之上,共同务实地推进在金融科技、全球产业链和科技创新等数字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中日、亚洲和全球数字经济新时代发展。
 
建立双多边框架下的数字社会共同规范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人工智能则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技术、先导产业以及赋能引擎。
 
在分论坛中,数字社会规范的制定,包括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等,成为本届数字经济分论坛讨论的热门话题。
 
钟宏提出,中日两国一方面可参考欧盟保护个人数据信息的模式,在充分尊重各参与方自身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形成双边顶层框架;另一方面可从共同关切的智慧养老、绿色能源带动碳减排和医疗健康等垂直领域探索规则制定,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和磋商。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数权经济研究室主任钟宏
 
此外,中日两国还可在区域性多边合作框架下制定规则。钟宏认为,可以在WTO框架下探讨多边数字贸易治理,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框架下的数字贸易规则制定。
 
岩本敏男认为,当前,数字社会面临的挑战涉及伦理、法律、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世界各国互联网企业都有公司内部制定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为制定全球共通性的有关数字社会规则提供了重要范本。
 
商汤科技亚太业务总裁、集团战略规划副总裁史军分享了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积极生动实践案例。他表示,很多中国企业不仅组建了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委员会,还将伦理原则嵌入到产品设计、开发、部署的全生命周期,初步形成了人工智能治理闭环。他们将个人信息保护融入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并严格遵守全球各地隐私保护法律法规。
 
商汤科技亚太业务总裁、集团战略规划副总裁史军
 
今年11月,中国向联合国提交《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就人工智能生命周期监管、研发及使用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系列主张,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系统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方面的政策实践。
 
中方嘉宾认为,文件积极倡导的“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理念,为各国破解人工智能发展难题提供了具体解决思路,期待与国际社会深入研究。
 
共同引领构建“亚洲数字文明共同体”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持续冲击,数字经济伴随信息革命浪潮快速逆势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动能,并引领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也将赋能民生的方方面面,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深刻的变革。
 
于洋提出,数字经济正在加速重构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形态,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产业实践与探索。中日双方不仅仅要讨论规范、标准与未来,更需要以务实的态度着眼当下。在双方可信任的技术框架体系内,与日方企业共同务实地推进在金融科技、全球产业链和科技创新等数字领域的国际合作。
 
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洋
 
“计算能力是数字经济的底座。”宋凯强调,“未来中日企业可在通用计算、人工智能计算等算力技术方面深化合作,共享绿色、智能算力带来的便利和传统产业升级。”
 
利用数字技术解决老龄化问题,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用,同时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是数字社会面临的挑战。
 
刘松认为,数字人口红利和数字社会的价值显而易见。据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60%的数字人口居住在亚洲,他们是全球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最大的群体,亚洲既面临中日韩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也拥有印度、印尼这样的年轻人口富余的国家。
 
他认为,“无论是应对老龄化社会,还是发挥年轻人的潜力,亚洲社会的构建都比其他大陆更需要依赖普惠的、包容的数字技术和数字社会的规则体系”。
 
鲛岛茂稔表示,虽然中日两国路线有所不同,但对于发展数字经济的目标是一致的。双方应分享经验,互相借鉴。
 
 
 
 
 
 

免责声明:本号所载内容均为原创、投稿、授权转载或网络公开资料搜集整理,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若所引用的图片、数据、文字等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侵权,烦请及时联系删除。

 

 

 

首页    党建工作    党建要闻    开启数字世界新航线,共建数字命运共同体
创建时间:2022-12-10 16:4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