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人工智能设计分会名誉会长顾群业:唯有“人际关系”无可替代

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人工智能设计分会名誉会长顾群业认为AI浪潮虽然汹涌,但创意工作的核心价值并未被动摇。研究显示,创意领域从业者对工作任务被AI自动化的意愿评分仅为17.1%,这表明他们普遍认为AI难以胜任大部分核心创意环节。具体来看,诸如需要深度、情感和独特视角的编辑撰写,依赖主观审美与突破性思维的平面设计概念创作,以及涉及复杂叙事和情感节奏把控的制片导演剪辑等任务,得分都极低。这些调研数据共同指向一个结论:原创构思、情感注入、深度叙事和主观审美判断等,是AI目前难以企及的人类专属领域。
创意工作者对Al的不信任是首要关切。近半数从业者担心AI在准确性、理解复杂意图的能力以及输出结果的可靠性上存在缺陷,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毁掉整个作品。其次是对工作被取代的焦虑,即便核心工作难以替代,辅助性任务的自动化却带来职业冲击。此外,他们对AI的“非人性”抱持警惕,珍视人类独有的情感、直觉、生活体验和伦理判断,并认为这是AI天然的短板,使其创作在深度和情感共鸣上存在根本缺陷。
这些担忧也决定了从业者对AI的定位和核心诉求。他们普遍欢迎AI作为提升效率的强大工具,用于优化工作流程,处理图像批量化、素材整理、初步剪辑等重复性、技术性的繁琐任务。然而,他们坚决反对AI成为创作的主体。正如顾群业所言,AI的价值在于帮助创意者发散思维、提供更多可能性,从而更专注于构思和决策,而不是用AI来取代艺术家本身。
这一现象也预示着AI时代人类整体价值的重塑方向。当AI在信息处理、数据分析和基础内容生成上日益强大时,人类的核心竞争力正从单纯的“信息处理”能力,转向更为复杂的“人际处理”能力。这意味着建立信任、有效沟通、团队协作、传授知识、启发思考以及在不确定性中组织协调、做出决策等能力,将变得愈发重要。而这些新兴的核心价值,都建立在几项不可替代的人类基石之上:即在复杂模糊情境中的判断力,能够深刻理解他人、建立情感连接的同理心,以及能够突破常规、赋予事物独特意义的创造力。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原创性与独特性的源泉。
顾群业的观点表明,艺术、设计与传媒等创意领域是人类情感沟通的重要堡垒。尽管AI作为强大的辅助工具深度渗透到生活和工作中,但“人际关系”始终无可替代。
免责声明:本号所载内容均为原创、投稿、授权转载或网络公开资料搜集整理,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若所引用的图片、数据、文字等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侵权,烦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