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姚期智:只有数据要素流通起来才能产生大规模的经济价值

来源:新华财经客户端
姚期智专访时表示,应该进一步增加数据交易类技术、数据流通审计技术、数据建模与模型治理等底层技术的投入,并以这些底层技术“新基建”为引领,加快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合理分配数据要素收益等。
“数据正在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图灵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核心技术为基础,应该进一步增加数据交易类技术、数据流通审计技术、数据建模与模型治理等底层技术的投入,并以这些底层技术“新基建”为引领,加快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合理分配数据要素收益等。

图灵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
姚期智表示,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数据驱动下,与数据相关的交易、流通审计、建模及模型治理等技术将是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点,应该会迎来较快发展。
同时,智能网联汽车、数字金融、工业互联网等数据原生领域,以及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都将涌现出大量的长期机会。
对于加快推动数据链与产业链融合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姚期智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利用监管科技与合规科技保障法规落地,提供合规发展的基础。“数据要素的使用绝大多数是大规模、自动化发生的,在业务发生的同时就需要验证安全与合规性。”姚期智说,如建立人工智能分级监管机制、开展“沙盒监管”试点等,在数据要素的生产使用过程中就进行安全与合规保护,有利于让数据要素产业链健康发展。
二是建设公共平台,帮助构建数据资产化的产业链。姚期智表示,为了促进数据要素在生产、加工、经营与权益分配的产业链形成与发展,政府可以建设推广公共平台,如以数据交易技术、隐私计算、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交叉信息技术将扮演基础设施的角色,可以提供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链的形成与快速发展。
三是依托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姚期智表示,数据要素的产业链需要多元要素集中与协作,根据目前实践的经验,依托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可以更好地聚集政府、企业、数据产业链上的各类机构,构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生态。
“大数据+人工智能,让数据海量集聚、海量建模成为可能,蕴藏了巨大的价值。”姚期智说,我国具有数据规模和数据应用优势,未来将带领团队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与实践转化,与各方密切合作,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创新服务支撑水平。(王涛 刘玉龙)
免责声明:本号所载内容均为原创、投稿、授权转载或网络公开资料搜集整理,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若所引用的图片、数据、文字等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侵权,烦请及时联系删除。
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