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首部《“东数西算”算力报告》发布

来源: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和益企研究院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进入第三年,全面提升算力服务能力成为首要任务。
来源 | 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和益企研究院
近日,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组织正式发布了《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下算力服务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背景下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报告》的更新版本,也是国家首部“东数西算”背景的算力服务研究报告。《报告》就算力服务发展挑战、人才系统构建、标准制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解决路径。
《报告》指出,当前算力网络建设正在加速落地,而新问题也伴随凸显。其中,如何全面快速提升算力服务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放眼全球,算力总规模保持高速稳定增长,2021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达到615 EFlops,增速达到44%,预计2030年全球算力规模达到56 ZFlops。从我国来看,截至 2022年底,算力总规模达到180 EFlops。
在巨大算力需求推动下,算力服务逐渐成为可“随时、随地、随需”享受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并具备对算力资源进行精准匹配的能力,为不同场景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
为促使算力服务在各应用场景更好发挥作用,《报告》提出以下三点发展重点及关键路径:
智能调度算力。《报告》表示,解决算力资源跨网、跨行业、跨区域调度问题,是实现算力资源的精准智能调度关键所在。而通过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并利用算力网络智能调度,可实现算力的全网共享和布局优化,最终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培育复合人才。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指出,未来5年,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人才缺口将高达150万。为弥补人才缺口,苏州协鑫能源计算中心、中移铁通智慧铁路边缘数据中心等,在特定行业应用中培养复合型人才;中科曙光编著的“1+X”指定教材《人工智能系统平台实施中级》,推进了人工智能等算力领域人才培养和发展。
制定行业标准。尽管当前算力服务技术进入快速落地期,但产业内对算力服务的定义、场景、需求与技术框架尚不清晰,亟需产业共同制定、研究相关标准规范。《报告》从基本框架、应用服务、技术能力、基础资源四个方面给出相关指导,以促进标准的建立。
关注数据观信息仓 | 行业数据全洞察
具体内容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免责声明:本号所载内容均为原创、投稿、授权转载或网络公开资料搜集整理,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若所引用的图片、数据、文字等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侵权,烦请及时联系删除。
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