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治理蓝皮报告(2023年)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
蓝皮报告首先分析了大模型技术变革引发的风险挑战,提炼出大模型治理基本框架;然后聚焦各方高度关注的四大议题,探讨相应制度方案,同时挖掘欧美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在大模型治理领域最新动态趋势;最后聚焦到我国以事前备案、全流程评估、事后溯源检测为代表的大模型治理落地实践,期望为完善大模型治理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报告核心观点
1. 大模型变革带来的风险挑战
大模型基于大数据、大算力、多模态的技术优势,实现了从感知世界、理解世界向创造世界的跃迁,成为内容生产方式的“颠覆者”、通用人工智能的“先行者”、人机交互的“协作者”。
2. 大模型治理聚焦四大核心议题
一是探索数据治理规则,构建高质量训练数据。二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三是探索大模型伦理治理应对策略。四是强调信息内容治理。
3. 全球大模型治理最新动态趋势
全球大模型治理体系加速构建。美国从各部门松散式行业治理走向拜登政府统筹的政府集体行动,总体仍体现“对内发展、对外竞争”的治理内核。欧盟继续发挥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布鲁塞尔效应,加紧推进《人工智能法案》的制定进程。联合国、G7和金砖等国际组织在大模型治理国际合作中各显其能,各有侧重推动大模型治理的国际化进程。
4. 探索我国大模型治理的主要落地工具
在风险动态管控方面,我国主张全流程安全评估,各界积极推进安全评估标准化、智能化,目前学界业界发布了各类评测工具和评测平台,但存在评价方式、标准不统一、评估结果差异大等问题。事后溯源检测方面,我国探索基于隐式标识的检测、基于内容分布的检测等技术工具,实现细粒度来源追踪和责任追溯。
具体内容如下
免责声明:本号所载内容均为原创、投稿、授权转载或网络公开资料搜集整理,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若所引用的图片、数据、文字等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侵权,烦请及时联系删除。
欢迎扫码关注
创建时间:2023-11-27 21:05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