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数据资产化发展趋势白皮书》发布

来源:Open Islands
|核|心|观|点
王建冬,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
白皮书对数据资产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包含数据资产化的背景、定义、国内外发展情况、政策监管、定价与估值、治理、运营、创新案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了解当前我国数据资产化发展状况和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白皮书首先系统梳理了数据资产化的背景,从数据价值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金融化等多个视角,阐述了数据资产化的内涵和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国际数据资产化的发展趋势,如美国对公共数据资产的管理、欧洲对数据权利的保护、新加坡的数字治理等。
然后,总结了我国在数据资产化方面的政策布局和监管现状,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数据资产化定价与估值部分,白皮书详细介绍了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等估值方法,并探讨了期权定价法、图谱定价法等创新估值方法。在数据资产治理部分,白皮书分析了数据治理的概念、现状,并提出了加强数据资产治理的建议。在数据资产运营部分,白皮书阐述了数据开放共享与数据资产化的关系,并提出了数据资产运营的模式。
最后,白皮书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数据资产化创新案例,如深圳数据交易所的数据资产增信案例、工商银行的数据资产估值实践等,生动展示了数据资产化在实践中的运用。总的来说,这份白皮书内容丰富、系统全面,对数据资产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于推动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建议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认真阅读,以指导我国数据资产化工作,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汤珂,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白皮书就数据资产化政策、数据定价估值、资产化治理、数据开放和共享、数据资产安全等话题分析现状、总结问题、归纳趋势,内容全面且富有前瞻性。通过丰富的数据和事实,为我们提供了对数据资产化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趋势的有力把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皮书中结合资产化实践的创新案例部分归纳和提炼到位,如深圳数据交易所数据资产增信案例、南方电网公司数据资产评估研究与实践等,展现了数据资产化的理论构想到实践落地的生动过程,证实了数据资产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白皮书尝试将案例上升为可供全行业参考的经验范式,对于解决数据资产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提供了基本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行业应用价值,为更多企业和机构迈入数据资产化的道路提供了有益指导。
杨东,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
数据资产化是必然趋势,其路径需要不断实践与探索。然而受制于该领域治理问题的复杂性,挑战和机遇并存,传统的法律和相关政策无法完全适应当前的发展,导致存在着“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因此需要通过立法来促进和保障中国数据要素的创新性发展,加快数据要素的资源化与资产化。立法和发展相互协调、平衡推进,妥善处理新兴领域的监管问题,建构契合时代需要的治理范式。
白皮书的“A-M-O”模型对开发数据要素,理解数据资产化具有启示意义。此外,面对数据资产化的问题,尤其是数据收益分配问题,可以“共票”理论为基础,结合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促进数据收益在不同主体间的合理分配,激励社会主体参与数据流通交易和价值创造,化解数据壁垒,畅通数据流动。
白皮书内容如下
免责声明:本号所载内容均为原创、投稿、授权转载或网络公开资料搜集整理,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若所引用的图片、数据、文字等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侵权,烦请及时联系删除。
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