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 勇当科技强省建设排头兵山东省科协汇聚科技创新力量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众日报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被列入省委“1+3+N”重点工作事项,泰安“四化”并进推动会企合作经验做法作为“科创中国”两项典型经验之一在全国科协系统推广;服务“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托举人数扩大5倍,发起成立国内首个青年科学家院士导师团,邀请540人次国内外院士和8600余人次高层次专家参加我省各类科技交流活动;积极参与第4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刘徽诞辰1800周年纪念活动”,配合在国内举办系列活动,大力弘扬我省古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文化自信;积极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全省科协组织累计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2.5万余项,参与度领跑全国;“全国科普日”活动品牌不断擦亮,13.6万项活动数量居全国首位……一年来,全省科协组织在省委坚强领导和中国科协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履行“四服务”职责,扎实推进省科协“4612”工作布局,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昂扬的斗志、坚定的步伐,奋笔描绘科技强省的新篇章,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潜心厚植家国情怀

  思想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全省科协系统坚持培根铸魂,始终把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要位置,在全省科技工作者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在科技界坚定主心骨、弘扬主旋律,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举办全省服务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对县级科协主要负责人开展全会精神系统培训,出台进一步加强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指导意见,围绕5项重点任务,制定17条举措,全面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科技大会部署,推动科协改革融入改革大局……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全会精神在科协系统落地生根、见实见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大力弘扬好‘两弹一星’伟大精神,做终身学习的表率,做科技创新的先锋,做立德树人的楷模。”省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万大庆在参加省科协举办的全省科技人才“两弹一星”精神专题研修班后表示。
  今年6、7月份,来自全省科技战线的百余位优秀代表,在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通过聆听宣讲报告、实地参观、交流研讨等形式,系统回顾感悟了“两弹一星”功勋的感人事迹,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为夯实党在科技界的执政基础,省科协组织开展了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系列活动,全年参训学员近1100人次,党对科技工作者的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10月24日晚,临沂大学演出大厅内,伴随由浙江大学带来的话剧《求是魂》的最后一场收官演出,2024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山东汇演圆满落幕。
  从10月15日到24日,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4所演出高校,分别走进我省4所承接高校进行了12场演出,50余万名山东学子和科技工作者观演,让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在齐鲁大地掀起一波热潮。
  科学家精神是一代代科学家崇高精神的凝结,是激励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力量源泉。近年来,全省科协系统积极推动科学家精神工作常态化、持续化、社会化开展。
  为夯实科学家精神弘扬的基础,省科协联合多方力量组建科学家精神报告团,今年以来,报告团成员开展宣讲57场次,受众50余万人次。此外,省科协还不断丰富科学家精神宣传弘扬的形式,积极联合有关部门,通过举办“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等主题展览、开展主题创作大赛、文艺作品征集评选等活动,开发形成了系列科学家精神宣教产品,不断丰富科学家精神资源。
  今年秋季新学期伊始,由省科协、省教育厅主办的以“逐光而行 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在山东广播电视台播出,为全省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创新课,反响热烈。为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省科协以及青岛、济宁、菏泽等市科协联合教育、团委等部门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将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热爱祖国、崇尚创新的精神火种。
  今年9月,在中国科协的协调下,在巴黎召开的第4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举办“刘徽诞辰1800周年纪念活动”,推动我省古代科学家走向世界。配合活动的开展,省科协协同滨州成立刘徽数学研究会,设立刘徽数据科学奖,成功争取国际天文组织命名刘徽小行星,举办刘徽主题展览等,着力推动树立科学文化自信。在滕州,众多学者聚焦古代科技遗产与中华文明传承开展专题研讨、建言献策,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和传统文化创新基因得以深度融合体现。
打造人才服务矩阵
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5月23日,由省科协主办的科普讲座走进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薛一涛为听众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健康课,讲座结束后,8位中医医师在现场举办健康义诊活动。山东师范大学教师张书沂说:“这次活动为我们科技工作者送来了健康服务,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节日的关怀。”
  今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致信慰问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工作者中产生持续反响。省科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积极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据统计,全省各级科协组织累计开展2.5万余项活动,参与度领跑全国,山东省科协、滨州市滨城区科协获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优秀组织单位。
  “为什么北极熊是白色的,而同在北极的麝牛是黑色的,南极的企鹅却是黑白相间的?”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让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邢丽丽斩获颇多。11月22日,第二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上,邢丽丽用“热爱与坚持”的主题报告分享了自己在科研上的进步和感悟。
  当天的会议,青年科技人才是主角。议程设置围绕青年科技人才进行:从省青年科学家院士导师团的成立到成长讲坛的设立,从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到促进女性科技人才成长和加强海外科技人才集聚等专题座谈会,这一切呼应了省科协的心愿——只要对青年科技人才有利的事情,他们都大力推动。
  精准服务科技人才,省科协可谓“用心良苦”。
  ——围绕服务“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指导全省科协组织邀请引入高层次专家来鲁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技术指导、创新创业,全年邀请和引入国内外院士超过540人次,高层次专家超过8600人次;制定省科协落实“筑峰计划”的27项精准举措;举办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暨齐鲁行活动,梳理院士专家意见建议67条,推动达成合作意向13项。
  ——深入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今年遴选托举134名人选,同比增长5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黄金期”潜心研究、深入探索;制定省科协关于加强青年科技人才服务工作的27项措施;组织举办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青年科学家沙龙等系列活动,加强青年科学家协会建设,让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合作平台更加丰富多元。举办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涵盖省内外高校440余所、企业180余家,30余万人次参与。
  ——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对外民间科技人文交流主渠道优势,指导支持在我省举办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青岛国际水大会、国际三角洲论坛等国际科技交流活动。深入实施“海智惠鲁”计划,推动成立山东省海归创业联合体,发挥海智工作基地平台作用,组织实施海智工作项目,开展海智专家齐鲁行对接活动、路演活动30余场次,208位院士专家、近3000人参与。
主动向中心聚焦
做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大文章”

  “在我们发展的几个关键点上,科协力量都有介入。”在省科协9月组织的主流媒体调研行活动中,安丘博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吉祥告诉笔者。将专家资源和成果项目引入产业一线,是科协系统正在做的事情。
  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聚焦重点产业链断点堵点痛点问题,推动“科创中国”资源走进各市各企,是科协系统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全省科协系统已累计对接166家全国学会,组织1.7万余家企业在“科创中国”平台注册,建立全国学会服务站、院士专家工作站1600多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据了解,我省共有济南、青岛、泰安、菏泽、潍坊等5个城市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今年以来,一批全国性学会来鲁开展各类创新活动超过210场次,科技服务团服务企业718家,推介科技成果504项,累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02项。
  9月11日,2024年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在济宁举行。本次大会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设立主场活动以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活动30项,线上线下举办对接活动22场次,500余位院士专家参加,推介科技创新项目71项。
  助力创新驱动,省科协聚焦省级重点产业链,遴选30个省级学会组建30个科技服务团,组织1600余名专家,服务全省210多家重点企业,解决企业难题366项,培训企业人才1800余人次,推介科技成果1202项。在省科协统筹推动下,各市结合实际,通过组织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训、学术交流、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等活动,着力导入人才、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科学离不开交流传播,创新离不开互鉴合作。全省科协系统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对科技创新的引领力影响力,赋能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作为品牌学术活动,今年泰山科技论坛参与高校、科研院所达到133家,320余名院士专家参加交流,征集科技成果213项,发布推介70项。在泰山科技论坛示范带动下,多层级立体化学术交流矩阵日臻成熟,省市两级科协组织开展学术交流超1000场次,全国学术交流高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科普之翼”强劲有力
激发科学热情奔涌潮流

  9月14日,2024年全国科普日山东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首张包含211家科普场所的山东省科普场所电子地图正式启用。从此,公众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可以参观网上虚拟科普展馆,或进行门票预约等,极大地方便了公众参与科普活动。
  今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科普活动在全省展开,如青岛市认定100名“蒲公英”科普名家,日照市发布科普少年行研学活动路线,山东环境科学学会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科普团队,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开展“百名博士进社区”科普活动……13万多项科普活动遍布全省各地,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
  可喜的是,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不只是科普日的“特供”,已成为当前贯穿公众生活各领域、各环节的日常。
  9月初,一辆科普大篷车缓缓驶入梁山县翠屏家园小学,瞬间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
  科普大篷车内,从科普展品到4D特效电影,每一个展项的设计都很巧妙。“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不仅了解了基本的科学原理,更在实践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与乐趣。”该校科技辅导员梁斌说。
  在科技创新的宏大体系中,科学普及是最基础的工作。如今,我省科普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全省开放运行科技馆42家,省级以上自然科学类科普(教育)基地近400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651家。仅淄博市,就建有主题科普公园和广场84个,社区和村级科普游园162个,科普服务普惠性进一步增强。
  丰富的科普活动和内容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邀请中科院专家为省内中小学开展“与科学家同行”科普报告,免费为200所中小学配发资源包3000余套,搭建“空中云课堂”提供科学教育课程500课时以上,开展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希望行300余场,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打通科普惠民“最后一厘米”,让科技知识触手可得。自制发酵食品危害大、废弃塑料变成宝、数字孪生技术……打开“山东科协每日科普”微信栏目,其每天推送的科普知识备受公众欢迎。作为省科协集中打造的媒体科普传播体系,《科普总动员》《科学向未来》《你知道吗》等媒体科普栏目,成为高效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覆盖受众1亿多人次,科普之翼更加强劲有力。
突出科技创新定位
不断提高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能力

  “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各位专家共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要事,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在省科协与大众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海洋物联网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右论道智库沙龙上,中国渔业协会智慧渔业分会副秘书长兰长杰表示。
  聚焦我省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等领域,预判科技发展趋势,把握产业布局动向,以智库沙龙为抓手,省科协凝聚了一批专业研究功底扎实、学术水平精湛、具有战略思维全局视野的智库专家学者队伍,更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智库决策咨询报告。
  12月初,智库专家能力提升活动如期举行,现场智库专家碰撞智慧观点、汇聚交流共识。今年以来,在稳定联系400名智库人才基础上,省科协吸纳130名优秀专家,以“首席专家+团队”工作模式组建科技创新、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12个决策咨询核心团队。
  开展重点课题研究,是发挥智库作用的有效渠道。今年以来,省科协确立重点选题方向19个,立项课题89个,开展5项智库专家地方行活动,组织磁悬浮、大模型产业科技发展研究和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科技人才发展研究,形成了智库专家服务重大战略、开展决策咨询、进行专题研究、组织智库专家地方行的工作体系。
  精准有力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围绕人形机器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海底氢能等新质生产力热点领域上报《院士专家建议直通车》20期,部分成果被纳入决策程序。
  万里征程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省科协组织将勇挑时代重任,全面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在汇聚科技创新力量、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突破、作出新贡献,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科协更大力量!
  全省科技人才“两弹一星”精神专题研修班在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举办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山东汇演话剧《大国之蓝》演出现场
  第二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公布山东省青年科学家院士导师团名单
  2024年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主场活动
  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山东赛区)决赛,青少年展示创新成果
  智库专家参加海右论道智库沙龙,积极建言献策

 
 
 
 
 
 

免责声明:本号所载内容均为原创、投稿、授权转载或网络公开资料搜集整理,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若所引用的图片、数据、文字等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侵权,烦请及时联系删除。

 

 

 

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要闻    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 勇当科技强省建设排头兵山东省科协汇聚科技创新力量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创建时间:2024-12-27 13:57
浏览量:0